欢迎访问《中山大学报》校报 - 中山大学  
  
第410期 本期版   合订本   报刊导读   小程序   更多期次  
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下一期日期查询 |  文字版 |  订阅 |  返回首页
   

殷切师心 读无止境

查看:114

  中山大学图书馆前日邀请人文社会科学的28名青年学者、教师为广大读者开列“我的推荐书目”,向读者推荐学者个人在近年阅读体验中认为值得阅读的十种好书,并分享自己的阅读寄语与阅读心得。因版面所限,本报选摘部分学者的荐书与阅读心得,与学子共勉。


(谢有顺老师手书)
  ◎ 谢有顺 (中国语言文学系)
  “良好的书籍,真诚的朋友,苏醒的良心,这就是理想的生活。”
  推荐书目
  《世说新语》
  刘义庆;中华书局,2007
  这是一本包罗万象的书,生活中的片断、故事,都可以入文,也都大有深意。你可以翻开书中的任何一页读起,因为每一则故事背后,都隐含着纯粹的中国智慧。这样的书,才是最好的枕边书。
  《红楼梦》
  (清) 曹雪芹,高鹗;人民文学出版社,1996
  在一个没有宗教传统的国家,曹雪芹也许想说,爱情就是宗教。爱比死亡更坚强。人的一生,终归要有愿意为之倾倒、甚至愿意为之殉难的事物,不然,人生就是虚度。
  《罪与罚》
  陀思妥耶夫斯基 著;朱海观,王汶 译;人民文学出版社,2016
  人类的内心世界有多深邃,痛苦有多深,痛苦之后的忏悔又有多么珍贵,惟有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才能体会完整。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心理变化,证明良心的力量是伟大的,只不过它需要不断地被唤醒。
  《射雕英雄传》
  金庸;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1994
  武侠是一个成人童话,一个神奇的世界。尤其金庸笔下的郭靖与黄蓉,能让人感觉到年轻灵魂的朝气和力量。黄蓉如此有生活情趣,而郭靖在道德上又是如此坚定,这才是一个真正令人向往的青春中国!
  《小王子》
  圣埃克苏佩里 著;李继宏译;天津人民出版社,2013
  一本童话,却能够把人生看得如此透彻,甚至把人生变成了一个象征,而且还这么有趣、这么令人伤感,堪称奇书。我每读一遍,都在想,成人世界太现实,也太孤独了,惟有孩子的眼神是永恒的。
  《唐诗三百首》
  蘅塘退士 编;陈婉俊 补注;中华书局,2004
  唐诗里的中国,是优美的、健旺的,里面的中国人,灵魂饱满,心灵飞扬。诗人在大地上行走,他们在看,在行动,也在想象,诗歌就是他们每个人的精神传记。只有遇见了诗歌中的人生,才算真正读懂了唐诗。
  《病隙碎笔》
  史铁生;人民文学出版社,2008
  这是史铁生对人生的彻悟,一些闪光的思想碎片。作者直面身体的残缺,写出了他对生命的体恤和眷恋,没有哀怨,只有温暖和明亮。没有经过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,史铁生以自己的经历向我们证明了这点。
  《阿Q正传》
  鲁迅;人民文学出版社,2009
  每个人都可以在阿Q身上,看到自己。所以,阿Q是一面人生的镜子。阿Q不仅是欢乐的、值得同情的,我还从阿Q临刑前为自己画不好圆而懊恼中,体会到了一种小人物的渺小的悲哀,这是多么痛的领悟!
  《变形记》
  弗朗茨·卡夫卡 著;李文俊译;漓江出版社,2003
  卡夫卡是一个预言家,他居然可以把寓言变成现实!他笔下的甲虫、小动物、饥饿艺术家,都是伟大的形象,也代表了一种人性的限度。这是绝望之书,也是人类极为需要的绝望教育。
  《聊斋志异》
  (清) 蒲松龄;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4

  把鬼怪、神话故事,写得一点都不阴郁,而且还这么有趣,这么美好,真是让人意外。《聊斋志异》证明中国人也有非凡的想象力,而且这还是一本最好的培养想象力的书。


  ◎ 姚达兑 (中国语言文学系)
  请教师荐书,似乎理所当然,也轻而易举?然而,我并不这样认为。
一是年纪渐长渐知当戒好为人师,尤其是面对更年轻的人。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”(《论语》),或许才是高明的方式。二是世间书籍本是相连,一本连着一本,有心读书者也不必过多推荐。他们循序渐进自会摸索到值得阅读的好书。而且这种自我追寻,是养成个人阅读趣味的必要途径。再者,你告诉一个少年,不要做这个,应当做那个,有时可能是行不通的,因为有些挫折是成长所必须的。有些一般的书籍也可为下一本书籍的导引。

  我其实没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,也不大相信读书有什么好捷径。私见以为读书者若能静心、虚心、恒心,一本接着一本地读,仔细地、反复地读。我相信人的身心是一具有灵的机器,书读得多了,自然也就通了。


  ◎ 刘 伟 (哲学系)

  孟子说过,先立乎其大,则小者弗能夺也,修己为人如是,读书治学亦如是,愿与同道共勉之。


  ◎ 李法军 (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)
  读书是一种让人惬意而且优雅的行为。手捧为己所爱的卷语,侧旁或为茶茗的馨香,或倚冬日的暖阳。此时,你也许会喃喃地说:“这就是生活!”
  清代贤者金缨曾言:“天地间第一人品,还是读书。”我想此语的含意或许是,唯有读书,才可能让自己成为具有高尚品格的人。

  这里所推荐的书目,主要以我所热爱的生物人类学和考古学内容为主。作者多为大家,也有如我般小惭者。还有两本尤其珍视之作,虽为闲品,但对于心境的洗涤,自不言而喻。


  ◎ 张文义 (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)
  希望同学们在书中读出自己之外的一个个新世界,读出感性的错乱和情感的迷茫。
如果读书一帆风顺,一味顺着逻辑走,虽然清晰明快,却也让人迷醉,意识不到一切不过在同一方向上重复已接受的东西。

  改变来自茫然痛苦之后的明白。


  ◎ 王岫庐 (外国语学院)
  中国文明里,与“以食为天”相匹配的,是“奉诗为经”。
“奉诗为经”与“以食为天”是传统中国人敬畏天地的重要方式,也是中国古典式灵肉一致的重要体现。到了现代,“以食为天”与“奉诗为经”分离,各经磨难。没有“奉诗为经”护航,“以食为天”的生活可能不保。
  愿诸生保持终身读书的习惯,不被庸常生活淹没,勇敢抗争人向“浅”中活的现代命运。

  ——录自《做一个终身学习的人》


  ◎ 谭安奎 (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)
有品味的阅读固然要超越心灵鸡汤的层次,但阅读寄语却最好写成心灵鸡汤的样子。可惜,我做不到。好在,我确信,人生需要阅读,而阅读需要引导,唯此才能真正开卷有益。
  多数人的阅读,非为学术之故,亦非故作风雅。正好,阅读者,悦己之事也,人畜无害,何乐不为?
况且,阅读可以让我们避免画地为牢的自闭与自满,无论是观点、视野,还是价值观。它让你明白,许多所谓理所当然者,其实无理可言。它让我们与现实保持反思的距离,洞悉它的合理与荒诞,而不是与时浮沉。

  然而,读得多了,激起了真正的家国情怀,天下关切,那就有了读书人的神髓和真理。个中冷暖,不读便是白说,读了便不用说。


  ◎ 沈成飞 (马克思主义学院)

  读书是为了拷问自我,仰望星空,努力追求独立的人格和高贵的灵魂。


  ◎ 胡雪莲 (马克思主义学院)
  阅读能使人思接千载,视通万里。当你在阅读中领略世界多样、深邃之美时,他人亦在欣赏你从阅读中修炼而来的睿智、从容之美。
l

中山大学 版权所有 订阅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1774090次访问,全刊已有2233193次访问